援藏干部李國偉:扎根高原12載 傾力打造致富產業
先后四次援藏、將人生美好的12年奉獻給雪域高原——這是中糧集團援藏干部李國偉的人生選擇。扎根在西藏的日子里,他全身心撲在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產業上,讓高原群眾增收致富。
西藏山南市洛扎縣是李國偉援藏工作的地方。2004年,李國偉第一次主動報名參加援藏工作,3年援藏期滿后,他感到自身能力還不足,于是回到中糧集團繼續鍛煉?!?013年,我第二次報名援藏,希望結合洛扎縣的實際需求,幫助當地走出一條發展特色產業的新路子?!崩顕鴤バ睦锩靼?,如果要以做產業、做產品的方式援藏,需要的時間周期會更長,因此,他在結束第二個3年援藏任期后,又延續了2個任期。
當初,為尋找合適的產業,李國偉及其團隊調研了大半年時間,足跡遍布洛扎縣所有村莊,最終確定發展特色藏雞養殖產業?!拔覀儼l現當地老百姓有養雞的傳統,但是規模不大、價格也不高。要提高附加值,得想辦法讓洛扎的藏雞與眾不同?!崩顕鴤フf,要在偏遠落后地區發展產業,就必須強化產品的差異化、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才能實現長效發展。
為盡快了解養殖技術,李國偉和同事經常上網查資料、看電視上的養殖節目。有一次,李國偉在看一期養殖節目時,了解到黃粉蟲對養雞有好處。于是他多方打聽,將養殖能手請到洛扎縣,探索高原環境下養殖黃粉蟲的技術。經過一年半的摸索,終于成功地在高原地區實現了大規模養殖黃粉蟲。
就這樣,一個以藏雞養殖為核心,以黃粉蟲養殖和蔬菜種植為輔的高原循環農業模式形成了。其特色是以高原飼養的黃粉蟲作為雞飼料,把蟲糞還田種菜,將藏雞蛋和藏雞上市銷售,雞糞則被送回大棚用作肥料。這個模式能夠改善藏雞營養供給、提高產蛋量、提升藏雞蛋品質,同時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對環境的保護。
隨著藏雞養殖產業不斷成熟,拉薩白雞養殖項目、肉用型藏雞養殖項目等紛紛落戶洛扎,各類產業扶貧資金瞄準了當地循環農業項目,周邊群眾也因此受益。養殖基地飼養員央宗說:“養殖場給我們提供了工作崗位,現在我在家門口上班,既能賺錢還能照顧家里?!?/p>
除循環農業項目外,李國偉還發揮自己所在單位中糧集團的優勢,引入蒙牛乳業、現代牧業等龍頭企業,幫助西藏建成現代化乳制品加工廠和專業化奶牛養殖場,推進拉薩凈土乳業乳制品加工廠、山南森布日奶牛牧場建設,從青飼玉米種植到奶牛養殖再到乳制品加工,開展全鏈條式幫扶。
不只是培育扶持產業增強“造血能力”,在援藏期間,李國偉還聚焦民生實事,盡己所能解民憂、紓民困。
洛扎縣的醫療條件相對簡陋,為改善當地醫療狀況,作為山南市洛扎縣委副書記的李國偉積極爭取資金,以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為核心,幫助購置醫療設備,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能力和水平,為居住偏遠的農牧民群眾尋醫問藥提供便利。
得益于李國偉的多方協調,洛扎縣連續3年組織鄉鎮衛生院的藏族醫生前往北京參加培訓,學習急救知識以及B超、心電圖等技術,還邀請北京的醫療專家到洛扎縣鄉鎮衛生院駐點指導,使當地醫生的醫療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12年扎根雪域,李國偉很少有時間照顧家庭,每次提及親人,他的心中都帶有愧疚,但依然無悔于自己的選擇?!斑x擇援藏就是選擇責任和擔當,能夠在雪域高原奉獻力量,是我一生最寶貴的經歷和財富?!崩顕鴤フf。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援藏記憶】喬樹清:難忘援藏那幾年
自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作出關于全國支援西藏的重大決策以來,先后有近12000名援藏干部人才帶著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兄弟省市、各行各業的深厚情誼來到高原。[詳細] -
圖解|天津市第九批援藏干部逐夢昌都書寫無悔青春
2019年,天津市第九批援藏干部肩負使命,踏上援藏征程。[詳細] -
“援藏是情懷,在藏是感情”
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西藏自治區迎來55周歲“生日”之際,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詳細]